金色旋风

登录 | 注册

积分: 0 |用户组: 金旋门外汉

搜索
查看: 24465|回复: 2

[创业资讯] 为什么你看到微信红包就想点?原来是微信是这样设计的!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12-5 14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为什么每当看到有人在群里发了红包,即便你知道里面可能不过区区几分钱,身体却还是“很诚实”地去戳开了呢?也许你会说“一分也是爱”,有钱就开心。但你是否想过,这或许是产品设计师们精心策划,让你一步步走进去的“套路”?

小编在此分享一篇来自微信官方团队的解释,虽然文中不免有一些对自家产品的小骄傲,但相信看过之后你会得到一些比红包本身更有趣的东西。

“能用红包解决的问题,就不用对话”
“是检验我们之间感情的时候了,发红包吗?”
“一分也是爱”
“谢谢老板,发红包的都好帅”
“为什么都趁我不在的时候发红包?”
“我有预感,有人会发红包”……

这些“红包语录”是不是很熟悉?每天在微信群里聊天都可以遇到。有了红包雨的群更热闹有趣,有了红包往来的好友会觉得更亲切。

一颗橙色气泡,简单的收发一瞬之间,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个部分。

这个简单动作的背后,微信红包在设计上是如何实现在快捷、直接的简化信息框架内,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和情感需要的呢?

符合用户认知的设计
“红包就该是这个样子”

红包无非两个流程,一个收、一个发,要快、要直接。回想你收到亲朋好友压岁钱红包那会儿的你和TA是啥心情?事实上,在现实生活中,当人们发红包或者收红包时,行为和结果的心智模型已经形成。设计上要做的就是跟随这种心智模型去摸索交互原型,这能帮助用户更容易的认知、使用红包。

QQ截图20161205145025.png
什么是用户心智模型呢?

简单说,就是用户对一个事物在自己内心里预先的认知。

这就跟我们去跟一个人打交道,观察一个事物一样,每个人会先拿自己的经验和知识,在他没有真正了解之前,先开始以自己的认知去预估和判断。也就是说,如果设计符合用户正确心智模型,它就会变得很简单,因为用户自己已经帮我们解释了很多事情。

下载.gif

形象上,把现有红包的形态抽象固化出来,让人看到就知道。因为有天生的心智模型,认为红包就是这样。不用跟他说这是什么按钮,他一看知道是微信红包,很自然的去理解然后再怎么去做;

另外,在收发的时候,包括像红包翻开,红包展开,信息一步一步打开这个过程也跟实际生活中领红包的类似。

“红包”这一有着特殊文化意味的符号已经深入人心,设计上用抽象的方形、圆形概括红包形态,特定的比例和颜色,一看就可以识别出“微信红包”。而不同红包类型形态统一,也强化用户对微信红包的品牌认知。

从**的聊天气泡开始就给你一种非常强烈的暗示,这个是带钱的。颜色上来看,它就是红色配**,就很喜庆的感觉。

设计团队有意通过圆方两种造型和色彩的对比,突出了红包中圆形封口这一焦点,通过按钮+动画结合,让你按下开红包的时候,会有金币转动,这种视觉和体验上与用户心智模型的契合,解释了为啥每次我们看到这个**圆形的时候就有戳的冲动。

即便是形在演变,但当把这个形做得很简单并赋予了它一个意义之后,它就会变成一个框架。

看看下面这张图,是不是无论换什么颜色,你一看就知道它是微信红包。比如说拜年红包、节日红包,它的底色都可以变,图案也可以变,但是这个形是不会变。
2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6-12-7 16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7-4-26 14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是第一个回的耶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金色旋风创业网 ( 浙ICP备19037471号-2  

GMT+8, 2024-6-15 19:58 , Processed in 0.16871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4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